高雄左營分局偵查隊利用刑事警局「165反詐騙平台」數據加以整理分析,找出12月份轄區詐欺車手出沒在超商ATM提領熱點,陸續查獲郭姓等4名詐騙車手,警方今天說,詐騙集團以日領8千元利誘涉世未深的年輕人當車手,家長要多注意孩子,避免被詐騙集團利用誤觸法網。左營分局偵查隊今天表示,警方以刑事警察局「165反詐騙平台」數據加以整理分析,找出今年年12月份轄區詐欺車手,出沒在超商ATM提領熱點,鎖定詐騙車手身分及使用車輛,發現歹徒提領贓款地點,多半在高雄市左營區、三民區、鳥松區、新興區等區域。警方掌握詐欺車手ATM提款機提領贓款的影像紀錄後,先於21日持拘票,拘捕車手嫌疑人郭姓男子(19歲),再帶回共犯許姓男子(19歲),隨後又陸續在12月22日拘捕共犯林姓男子(19歲)及17歲高姓少年到案。警方說,被害人共有4人,都是遭歹徒以「猜猜我是誰方式」詐騙,而郭姓嫌疑人從12月初起至13日止,該集團車手依照藏身中國地區電信詐欺集團上游指示,騎乘機車至高雄市各處超商ATM提款機提領贓款,提領的贓款達14萬4千元。郭姓男子對警方表示,詐欺集團上游騙他們可以日領8000元,「很快就能買新車!」他們加入犯案。全案依詐欺罪嫌移送橋頭地方法院檢察署偵辦。
- Jan 03 Tue 2017 11:35
大數據分析-逮捕四車手
- Jan 03 Tue 2017 11:33
掃黑打詐二合一行動 410名詐欺嫌犯落網
為有效打擊黑道幫派犯罪及電信網路詐欺,警政署通令全國各警察機關,自11月29日起同步實施掃蕩黑幫、打擊電詐之「二合一」專案行動。
「二合一」專案行動至昨(1)日止,共累計執行到案詐欺犯嫌410人,清查累計詐騙不法所得高達新台幣1億6997萬餘元;掃黑部分以「治平專案」查緝黑道幫派等犯罪組織首惡11人、手下共犯78人,其中新北市警局查獲自稱是天道盟會長的李姓主嫌,除涉嫌操縱、指揮集團成員以恐嚇、傷害凌虐、妨害自由、強制等手段暴力討債外,還涉及向建築工地強索保護費及圍事,警方在「105年行業專案性查訪」期間一舉查緝到案。
- Jan 03 Tue 2017 11:32
專騙中國民眾 詐團11人詐欺未遂全起訴
[記者林敬倫/宜蘭報導]以宜蘭縣吳姓男子為首的電信機房詐騙集團11人,詐騙手法一條龍,共分3線,鎖定中國民眾,欺騙被害人指身分遭盜用申辦門號,要求提供帳戶資料並匯款,但詐財還未成功就被破獲,其中有對夫妻檔因欠百萬卡債,才加入集團10幾天就被捕,全被依詐欺未遂罪嫌起訴。
- Jan 03 Tue 2017 11:30
北市刑大打擊詐欺專案 3天查獲49件106人
台北市刑警察大隊自11月29日起至12月1日止,配合警政署執行「全國同步打擊詐欺犯罪」專案行動,計查獲及移送詐欺案49件106人,查出被害人遍及兩岸各地達259人,被害金額更高達1億2千萬餘元,涉嫌人己分別移送各地檢署及少年法庭偵辦。
警方查扣的各類贓證物。(記者劉慶侯翻攝)
- Jan 03 Tue 2017 11:28
求職防詐九部曲-常見詐騙手法預防
- Jan 03 Tue 2017 11:27
詐欺犯罪預防
隨著科技資訊的發展,現代人假退稅、退費詐財、假售貨真詐財、假匯款詐欺等,民眾如果一時失查即造成錢財損失。經分析此類詐欺案件,歹徒慣常運用金融、電信人頭帳戶、電話為犯罪手法,指定以人頭戶開設之提款卡帳號,要求被害人於指定時間內將款項匯入並立即以金融卡於不特定地點之自動櫃員機提款,且透過單向聯絡、多重電話轉接之犯罪手法,逃避警方查緝,甚至將提款及接聽電話地點移至大陸地區,難以溯源追查。
- Jan 03 Tue 2017 11:26
拒絕毒品的方法
第一招~摒拒不良嗜好
在許多毒品犯罪的吸毒經驗中,大多數是從吸煙、喝酒、施用安非他命到海洛因的漸進方式發展。這些人最後會為了追求更大的感官刺激,而走上吸毒的不歸路!因此拒毒的最基本方法就是要自始至終摒除不良嗜好,而經常敖夜、日夜顛倒等不規則的生活作習,也會間接造成不良影響。
- Jan 03 Tue 2017 11:24
如何預防青少年使用毒品?
民國90年代開始,各種新興毒品像是搖頭丸、K他命、安眠藥、大麻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民國93到94年間,搖頭丸成為青少年族群最常濫用的毒品,到了民國95年,K他命又取代搖頭丸,成為青少年最常濫用的毒品。家長過去常應用於勸誡青少年不要使用毒品的方法,常常是「嚇阻」和「資訊提供」,像是告訴青少年「如果吸K他命,會傷害身體健康」、「如果吃搖頭丸,會被抓去關」。這樣的說法雖然沒錯,但青少年常有僥倖的心理,認為「應該不會那麼倒楣被抓到吧」,或是駁斥家長的說法:「我有朋友使用搖頭丸,他的身體又沒出什麼問題」,認為家長的說法是誇大其辭,只是要嚇唬孩子而已,因而成效常常不佳。
家長若要預防孩子使用毒品,應該從孩子小時候就注意他是否具有「會用毒品的危險特質」,包括:(1)從小對於大人告誡不能去做的事反而充滿好奇,具有反權威人格,喜歡刺激、尋找驚險,會不顧別人的反對而去嘗試禁忌之事;(2)壓力調適能力不佳,低自尊,常覺得自己無法處理困難,挫折忍受力低,需要立即獲得滿足,可能使用毒品來逃避壓力;(3)父母親本身就使用毒品;(4)家庭衝突嚴重,父母缺乏監督子女日常生活行為的能力,或是親子關係疏離,這會把孩子從家庭往外推,增加暴露於毒品的危險;(5)有朋友使用毒品,可能提供毒品給青少年,或是讓青少年認為使用毒品不是禁忌的事;(6)難以抗拒同儕壓力,朋友說什麼就跟著做;(7)來往的朋友多是校外認識的,像是網咖、KTV、「朋友的朋友」;(8)年紀很輕就開始抽煙喝酒,可能是要跨入使用毒品的門檻。針對以上的危險特質,我們建議家長可以進行下列十項努力:(1)協助孩子增加自信心,增加調節壓力的能力和挫折忍受力,並提升在困難時向父母求助的意願;(2)以「損益平衡」的概念,協助青少年知道:「嘗試一件新奇事情,有好的一面,也一定會有不好的一面」,降低僥倖的心態;(3)協助青少年提升對於覺察自己情緒狀態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休閒嗜好以紓解壓力;(4)父母親以身作則,不去或停止使用毒品;(5)監督子女來往的朋友是否有使用毒品,監督子女的生活作息,減少「看不到他們」、「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麼」、「不知道他們和誰在一起」的機會;(6)以非說教的方式提供子女使用毒品會有何害處的正確知識;(7)協助青少年建立起「同儕團體中的自尊」:「不是別人做什麼我就得做什麼」、「不盲從別人才是真正的酷」、「你是你,我是我,我不吸K他命不表示我們不是朋友」、「就算你不和我做朋友,我也有其他不用藥的朋友」、「真正的朋友不會強迫我去用可能吃上官司的東西」;(8)預防勝於治療,不讓孩子接觸和開始使用煙酒,從合法的成癮物質開始防制;(9)持續地監督,永遠要抱持著「孩子是否是有在用毒品」的懷疑,詳加偵測孩子行為和情緒上的早期使用徵兆;(10)不能讓孩子覺得像是在防賊,這會讓親子關係更佳衝突。
- Jan 03 Tue 2017 11:23
預防、拒絕毒品的方法
很多人因為對於毒品及毒害認識不清,染上毒癮,而葬送一生。以下介紹幾個可能染上毒害的因素,以及如何預防的方法。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靠自己的力量堅決的拒決它、遠離它。以保護自己,避免受害。